1947年2月,蒋介石依仗美帝国主义供给的飞机、坦克、 大炮,令胡宗南派兵遣将,调集34个旅25万军队,高于我西北野战军十多倍兵力,于3月12日,从西、北、南三个方位向我 陕甘宁边区疯狂大举进犯,狂妄地声称“三天占领延安”。企图 迫使我军东渡黄河,寻机歼灭。
当时我们的西北野战兵团只有2.5万人,而且是小米加步 枪,面对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遵照党中央关于《迎接中国 革命的新高潮》中的指示精神,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主动撤离 延安。当时的战略方针是: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 地皆失;积极歼灭敌人不在于一城一地之得失。
早在1946年蒋介石全面发动内战后不久,党中央毛主席就 洞悉到蒋介石、胡宗南的战略野心,做好撤离延安的充分准备, 采取一系列应对的措施:
如在延安进行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 其田”;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组织地方武装;帮助整训民兵。
当时我还担任过延安南关民兵的军事教员,从单兵动作,到野外 班排连展开大型战地演练,如防御战、阵地战和进攻战等,都进 行严格、认真地训练、考核。训练结束时,受到当地政府的特别 嘉奖,发肥皂、牙粉等日用品以资鼓励,在当时算是较高奖赏。
中央警备团为准备主动撤离延安,制定了1946年春季部队 训练计划,无论干部战士都积极参加军事训练,提高射击、投 弹、刺杀及轻武器对空射击的技术水平,同时增强政治坚定性和 顽强的战斗精神。
对中央领导干部及团部的干部家属、子女也做好安排。于 1946年冬季,提前撤至瓦窑堡附近,1947年春,撤到黄河以东 的山西临县。我爱人刘秀英,也随中央后委部队撤到山西临县。 中央还将一些必须保存的党的重要文件、资料,由中央警备团的 部队护送,井然有序地转移至山西。延安的军民共同完成坚壁清 野工作,决不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和任何可以使用的物资。
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中央警备团一分为二, 一部分由团 长刘辉山带领,暂时留守,准备跟随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同志等最后撤离延安;
另一部分由团政委张廷桢率领,于3月 14日护送先期撤离延安的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等中央领导, 转移至距延安百余里的瓦窑堡王家沟暂住,等待中央领导人在此 聚 齐 。
我们手枪连也一分为二,2排长石友玺带领全排随毛主席、 周副主席暂留延安,其余均由我带领,随张政委先转移至瓦窑堡 王家沟,沿途除担负朱德、刘少奇、董必武等中央领导的护送、 保卫等工作外,还为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的转移工作打好前 站。
我们沿途布置警戒线,安排食宿,迎接中央的最后撤离。我 党中央被迫主动撤离延安是按计划、有步骤地一样样进行。在狂 妄自大的胡宗南部队开进时,英雄的延安军民仅留下一座空城。
记得3月10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刚撤走,美制蒋军飞机 就开始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那时没有对空作战武器,不屈的延 安军民,把现有、能对付低空作战的轻重机枪全部集中起来,组 成强有力的对空射击火力网。蒋机胆敢进犯,随时给以猛烈还 击!肆虐的敌机只能凭借高空优势,匆匆投下几枚炸弹,慌乱逃 窜,再不敢低空盘旋、骚扰、窥视,这种情况下,英勇的延安军 民还是击毁两架、击伤多架敌机,创造步兵武器打掉敌机的奇 迹,延安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毛主席还亲笔写信,表彰中央警备 团高射机枪连打得好,送大肥猪慰劳部队!
胡宗南进攻延安的前几天,3月12日到3月18日七天中, 敌机一直轮番轰炸,消耗成百上千吨炸弹,妄图炸平延安。几天 中毛主席始终平静地在窑洞里办公,观察全国各大战场的战事, 与彭总保持密切联系,调动指挥彭总部队,阻击延迟胡宗南部进 犯速度。黑压压一群一群敌机载着重型炸弹,轰鸣着蹿入延安上 空,伴随轰隆隆的爆炸声,几颗重磅炸弹正落在王家坪山头上, 腾起滚滚黑烟,笼罩整个延安城。
“轰隆隆”爆炸声中, 一颗炸弹正落在距毛主席住处不远的地方,炸出一个有小池塘大小的大深坑,震得毛主席窑洞的门窗 呼扇呼扇摇晃,警卫人员慌忙跑进了窑洞,毛主席仍端坐桌旁, 全神贯注地思索,平静地伏案办公、看文件,好像什么事不曾发 生。
身边几个同志提心吊胆捏着一把汗,跑进跑出就是想请主席 赶快躲到防空洞去,见毛主席没一点儿躲避、撤离的意思,急得 抓耳挠腮,忍不住上前劝慰,主席不在意地笑笑,缓缓说:
“莫要紧哇,窑洞这么深,敌机炸不透!”
又一天,天刚刚亮敌机又来轰炸,目标集中王家坪、杨家岭 一带,情况异常危急,叶子龙同志几次上前劝慰:
“这两天敌机轰炸得很厉害,同志们都担心您的安全,请主 席还是早点离开延安,尽快转移到后方去!”
“大家都还没动,我为什么要先走,我不和大家一样吗?敌 人吹嘘什么战略轰炸,可是延安的市民、机关、部队不是很安全 吗?我们不是打得很好吗?”毛主席一直坚持到第七天。
3月18日一早,毛主席最后检查各部队机关转移和群众疏 散的情况,通知找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周兴处长,想了解撤离后地 下党的安排。
工作人员报告:“周处长已先期撤离。”周兴同志要 安排撤离后地下党的工作,先行了一步。
“噢,比我跑得还快,我还没撤,他就撤了。”毛主席风趣地 说。
这时,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递上一份撤离后留下继续工作人 员的名单。
毛主席看了几遍,揣摩沉思良久后说:
“你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留下这些同志。”
“这些同志大都是江西、湖南、四川籍的长征老同志,革命 坚定,久经考验,斗争经验丰富,留下他们最放心。”一位做具 体工作的同志解释道。
“你们这是给国民党送礼物,不是安排他们留下工作。他们 的口音、长相,在这里能藏住吗?他们又都是单身,敌人一查就会发现,很快会被捉住,这是白白送礼物给人家嘛!”毛主席指 着名单一针见血,严肃地批评。
为进一步说服当事的同志,毛主席换一种态度,和颜悦色地 告诫他们:“选择留下来的人,应当首选当地有婆姨、娃娃的, 有家就好隐蔽啊。不要留下什么模范、英雄、那些有名气的人, 只要留下能坚持长期斗争,有回旋余地的人就行!”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后来留在延安地区工作的地下党员,果 然隐蔽得很好。胡宗南部占领延安后,地下党组织积极开展工 作,组织各项战斗、协助老百姓秋收、与国民党争粮等。总之延 安地区地下党的工作一直很活跃,与贯彻毛泽东思想及毛主席的 具体指导分不开。
当一切工作安排就绪,已是3月18日的傍晚,保卫延安的 战斗已进行了七天,南部前线的枪炮声异乎寻常地越来越近、越 来越猛烈,连毛主席住所王家坪的窑洞里,都清晰可辨,南线敌 人进犯到七里铺,东线之敌已到延安机场。
“主席,请您准备一下,马上就出发!”叶子龙同志焦急地轻 声对正在批阅文件的毛泽东同志说。
“出发?到哪里去呀?”毛主席目不转睛地批阅文件,漫不经 心地回答。
“主席,刚才会议已决定,让您今晚离开延安。敌机轰炸太 猛,出于安全,请主席马上走。周副主席、弼时同志都是这个意 见,彭总也催了多次。”叶科长急促地说。
毛主席放下笔,猛地站起来,想说而没有说,然后端起麻油 灯,走到地图前,凝视片刻,嘴里嘀咕着:“好嘛!好嘛!”
转身 从烟盒里抽出香烟,就着麻油灯没点着,把灯和烟放回原处,平 静地说:
“告诉周副主席、弼时同志和彭老总他们,不要再催,我和 他们说过几次了,我毛泽东最后一个离开延安。谁要走都可以,反正我不先走,不要再说了。”
叶科长刚要出门,彭总一步闯进来,瞪着眼睛大声嚷:
“老毛,都什么时候了,快走!我要对党负责,架也要把你 架走!”
“老彭,不急,不急嘛!”毛主席说着走向门口,又回过身, 环顾整个窑洞,窑洞收拾得干干净净, 一些不必携带的书籍和宣 传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
“好啊,我们后会有期呢!”毛主席说完,大步走出门去。
院子里,吉普车已经发动,毛主席环视四周,发现人群中的 毛岸英,向他招招手:“岸英,我们照张相好不好!”
叶科长按动 快门,为主席父子俩拍了张合影。
照完相,毛主席对周副主席说:“你看,我要最后一个走, 他老彭不同意呀,我就服从命令吧!”大家笑着送主席上车。
毛主席的车队终于起动向东疾驶而去,警卫部队按原计划, 前后左右, 一批批紧随前进,每一颗焦灼的心,不由得长长舒了 口气,慢慢平静下来。
遥望延安已是一座寂静的空城。响彻云天的炮火声中,不时 传来阵阵雄壮的歌声,似在送君踏征程,又似迎君凯旋归!清凉 山下、淙淙延河旁,好像有人在朗朗高歌《延安颂》!
延安那巍 峨的九级宝塔,巍然屹立着,似在庄严地向我们宜誓:朋友呀, 朋友们!勇敢地战斗吧!战斗吧!延安永远是你们的!胜利永远 属于你们!
3月14日,我们随朱老总等提前撤离延安,向东经过延川, 再向北到瓦窑堡的王家沟住下等待毛主席及其他中央领导。同时 在首长必经沿途布防、警戒,安排好领导同志的警卫哨和住宿, 再了解首长驻地群众的思想基础,对我们的认识及周围的敌情社 情。与上级领导共同研究,制定出警卫部队保卫首长行军沿途安 全的具体方案及应变措施。
3月下旬,在瓦窑堡和清涧县之间的枣林沟,中央领导聚 齐,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就毛主席是否留在陕北的问题:展开 激烈的争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中央分三套班子: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为第一套班子,率中 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留在陕北,主持中央工作和指挥全国解 放战争,如这一套班子打垮,就由第二套班子接替中央的工作;
由刘少奇、朱德、董必武、康生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为第 二套班子,前往华北,进行土地改革,遵照中央的委托工作;
由 叶剑英、杨尚昆、贺龙等组成中央后方委员会,为第三套班子, 在山西临县一带开展筹款、筹粮,运送物资、输送兵员等支前工 作。
我们警卫部队随中央机构的变更做相应调整,除留下一半人 员负责前委的警卫任务外,其他分别派往工委及后委执行警卫任 务。
在警卫部队分工的前几天, 一天,团政委张廷桢找我谈话。 “交给你个新任务。”张政委见到我说。
“什么任务?”我焦急地问。在延安一待就是十年,用枪的机 会不多,撤离延安尽管明白是战略转移,诱敌深人,但毕竟没有 面对面地消灭敌人,听政委说有新任务我异常兴奋。
“不要心急嘛,具体任务等会儿再布置!这次任务交给你, 考虑你是老西子,口音、长相都像陕北人,便于和当地人相处, 出去执行任务方便些。”张政委笑笑说。
“坚决完成任务!”尽管我还不知道执行什么任务,还是立正 挺胸响亮地回答,以表达自己的决心。
“任务还不知道,就下决心,那好,走,我们现在就到朱老 总那儿去!”张政委笑着假意怪罪,然后拉着我走出门。
朱老总正在窑洞伏案办公,见我们进来,缓缓抬起头,透过 老花镜,一双慈爱的目光上下打量我。我虽然不是第一次接受朱 老总的任务,但是这种眼光看我,内心总感到有点儿不安。
“老总,高富有同志来了。”张政委简单介绍后,站到一边。
“高富有吗,知道,知道。”朱老总笑眯眯地回答。
我忽然想起南泥湾搞大生产,那次不理解的意见会;还有在南泥湾朱老总委托我们代之养羊,因御寒措施不利,羊都冻死 了,肉分给各连队吃了,连张羊皮都没给朱老总留下,当朱老总 问及此事时,我无言以对,十分愧疚。不成想事隔几年,朱老总 还记得我,不禁为朱老总极好的记忆力而惊讶。
“这次派你去榆横地区侦察了解敌我双方情况,因为那是中 央北撤的最北端,也是我们警卫工作必须达到的地方。”朱老总 一改往日布置任务前的客套话,直截了当交待任务,只见朱老总 站起来,走到地图旁,用手指了一下陕北榆横地区的范围,最后 特别强调一句,是了解敌我双方情况。
此时,毛主席一行已到达枣林沟,随毛主席刚从延安撤过来 的叶科长也同时到达,朱老总嘱咐参谋人员请叶科长写封介绍 信,叶科长写好后亲自送上,朱老总戴上老花镜, 一边仔细查看 介绍信的内容, 一边取章加印后递给我。
我迅速看了一遍,大意 是:
兹派高富有同志前往榆横地区了解敌我情况。
此令
朱德手印
信的右下方盖司令部大方红印,其旁加盖一颗稍小点儿的 “朱德手印”方形小章,十分清晰鲜红。我小心翼翼地折叠好收 起 来 。
“任务明白了吗?”朱老总见我看完信随口关切地问道。
“明白了!”我立正,声音洪亮地回答。
“将侦察到的情报及时送回,即刻准备,随时出发!”朱老总 信任地走到我身边,紧紧握住我的手命令道。
这段时间我亲身感受到,中央领导同志工作十分严谨、慎 重。他们每制定一项决定,都经过反复思考,周密调查研究,充 分酝酿,讨论后,方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地进行下一项工 作。而且领导同志之间相互关爱,配合默契。我们负责具体工作的基层干部,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首长们的意图,但必须遵循的 一条是:坚信党中央、毛主席的决策正确,坚决服从命令,听从 指挥,自觉努力地完成任务。
回去的路上,我边走边想,如何才能完成总司令交代的任 务,与我并排走的张政委,生怕我吃不透首长的指示精神,完成 不好任务,再三嘱咐说:“此次侦察任务,不仅要了解敌人的情 况,也要了解我方情况,包括我地方党政军机关、部队抗击敌人 的决心和信心,及地方党组织的建立、转移、武器装备、战斗 力、物资及坚壁清野等等情况。”
张政委是山西嶂县(今原平县)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参 加革命的老同志,革命斗争经验丰富。
为使我了解当前的形势及 敌情,他继续说:
“胡宗南部从南向我们进攻;
马鸿逵、马步芳的部队在我西 北方向;
邓宝珊、高桂滋部在我正北方榆横地区,他们极力想消 灭我们,在蒋介石面前邀功请赏,因此活动十分猖獗,大肆抓捕 残害我地下党及老百姓,完成这次侦察任务,你们千万不可大 意,当心上敌人当呀!”
“政委,请放心,我一定努力完成任务!”我深知政委的用 意,果断地回答。
当天,执行侦察任务的分队即刻组成,我、参谋晋功、文书 杨树荣,另带一个骑兵班及一部电台,我及文书小杨负责侦察工 作,晋功同志负责用电台传送情报,他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人精 明干练。
另外边区保安处派一名科长及几名工作人员配合我们的 工作,他们是当地人,人地两熟,为我们的侦察工作提供很大方 便。
当日傍晚,我们沿咸榆公路向北,进入秀延河川道继续北 行,约行80余里路,天亮时到达横山县的石湾镇。其位于大理 河上游,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往西南三四十里,是靖边县的 重镇青阳岔,再往西北就是靖边县,往北60里是陕北军阀高双 城盘踞多年的横山县,他视石湾为南面的门户,派重兵把守。
1936年5月,他的炮兵营就是从这里偷袭中央驻地瓦窑堡。石 湾镇四周筑围墙,留下当年屯兵扎营的痕迹,这里虽然已解放, 但敌人常来骚扰,破坏捣乱我党刚刚建立的基层政权,残害地方 干部,抓丁抢粮,无恶不作。
胡宗南进犯延安后,榆横地区的敌 人更加蠢蠢欲动,常派特务、制造谣言:
“横山的敌人打过来了!”“榆林的敌军进马蹄沟了!”搞得当 地群众人心惶惶,不敢在家过夜, 一看到当兵的,还没搞清是国 民党、共产党就四处乱跑。
我们一行找到当地政府, 一位区助理员接待我们,答应帮忙 找区领导干部,看来石湾镇的气氛确实紧张,不仅老乡跑光,连 区委干部也是一手提枪, 一手夹包袱,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我 们还确切了解到,这里的敌人骑兵多,来去速度快,又极其凶 残,对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第一天侦察的情报,通过 电台迅速传送司令部。
不多时区委书记来了,主动腾房子安排我们的住处,抓住有 利时机向他宣传敌我战局的变化,当前的形势,要他们振作精 神,做好群众工作。由于我们的到来,思想工作很快做通,人心 稍稍安定,于是积极配合我们完成侦察任务。
一天夜里,突然传来“敌人来了!”的喊叫声,村子四面八 方的老百姓,受惊吓慌乱向山里跑。
其实那天敌人没有来,是故 意设下的骗局,专门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抓住事实,极力戳穿敌 人的谣言,再次平息混乱,大大提高群众的觉悟,侦察情报又一 件件传送回去。
总之,那段时间是天天有情报,司令部的指示也通过电传或 骑兵通讯员送来。由于情报准确无误,司令部开始向距我们30 余里的青阳岔转移,命令我们返回青阳岔待命。